查看: 4469|回复: 0

童年(一)

[复制链接]

38

主题

55

回帖

117

积分

一室一厅

Rank: 2

淮币
285 个
威望
20 点
发表于 2017-2-21 22: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省淮北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亱落 于 2017-2-22 11:19 编辑

《童年一》

    上世纪八十年代,相城虽然只是一座不起眼的北方小城,可它确因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小有名气。就因如此,那时相城来了很多的外地知青,其中以上海知青最多。也许是考虑到上海知青回家难的问题,于是就在相城修建了一座通往上海的铁路,这条铁路也就成了省里最先通往上海的一条铁路。
    就因为有众多满腔热血的上海知青来到相城,也才有了相城小上海的美誉。相城老城区的许多街巷都有着上海弄堂的身影,这些街巷许多都是当年到相城的上海知青设计建造的。
    那时,相城很小,铁路的北边几条纵横交叉的马路就是市里,铁路南边一望无垠的田野就是乡村。
    那个年代,交通都不是很发达,村庄虽然距离铁路没有多远,步行也就一刻钟的路程,可那时,似乎很遥远。一般孩子们不是到了上学的年龄或是有什么重大活动,很少会去翻越铁路,似乎自己住的村子就是整个世界。
     那时,村里的孩子很多,每家每户都有好几个孩子,许多家庭即便是生了男孩,还会再生养。那时计划生育抓的很紧,超生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轻则罚款,重则连户口都上不上。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住父母们生孩子的意志。
    关于最初的时光都是从父母那里听来的,经常听父亲说起当年我妈生下我姐和我时不一样情景。
    我妈当年生我姐时,爷爷在产房外蹲着,腰间别着一只旱烟袋,时不时会拿下来吸上两口,身旁放着一网兜的营养品。当听说生的是女娃时,爷爷猛吸几口旱烟袋,把烟锅里的烟丝使劲地磕掉,旱烟袋别上腰间,站起身,提着那一网兜的营养品,一句话也没说,往我父亲身旁一搁,径直的离开了。
    我妈生我时,爷爷干脆没有到医院来。但当听说是个男娃时,爷爷趁着天还没亮就提着早已准备好的一大兜营养品向医院赶去。到了医院,爷爷也还是一句话没说,只是把那一网兜营养品放下,走出了病房。在病房外面,爷爷蹲在地上,从腰间抽出旱烟袋,右手拿着烟杆,左手熟练地从烟袋里掏出一把烟丝,放在烟锅里,用大拇指按了按,刚刚好不多不少。右手托起烟杆,左手顺势从口袋里掏出一盒火柴,右手拿着火柴盒,左手取出一根火柴,火柴轻轻在火柴盒侧面一划,一股火苗燃起,点燃烟锅里的烟丝,左手甩了甩还未燃尽的火柴,嘴里含着烟嘴使劲吸了几下,只见烟丝冒出缕缕白烟。爷爷吸了几口旱烟袋,直到烟锅里的烟丝没有了温度,把烟锅在地上磕了磕,磕掉里面的烟渣,顺手又把旱烟袋别在了腰间。爷爷起身走到病房里,对父亲说道,一会我让孩子姑父开车把孩子接走,这娃娃啊在这儿也难能养活。话音刚落,爷爷就走了,也没有给父亲留有说话的余地。就这样,没过多久,姑父就开车把我接走了。
    也确实,那时妈妈没什么奶水,家里又穷,也买不起奶粉,养孩子的确是有些困难的。那时,姑父家算是比较富裕的,爷爷、奶奶也都住在姑夫家中。幼年最初的时光是在姑姑家和爷爷、奶奶度过的,直到一周岁以后,才被妈妈抱回了家。时至今日,我依然很感激姑姑、姑父和爷爷、奶奶带给我的那段富裕的幼年时光。虽说那时家里穷,可是姐姐和妹妹也依然健健康康的度过了幼年时光。
    那时许多人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别说我爷爷了,就说我们村,十户都的有九户九有这种思想。那时人们都以男孩为传宗接代,这是一家人的大事情。许多家庭,为了要一个男孩而生养好些孩子。为了孩子们,他们付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自己的中年时光,就算是老了,也依然为着自己的孙子外孙而默默操劳着。可以毫不犹豫的说,我们这代人的父母们,他们把他们的一生都献给了他们的儿女们。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这又是一种怎样的爱?也只有在中国,在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历史的国度里,才能孕育出如此的情怀,如此的爱。
    孩子们基本上是处在自由式的成长,父母们总是很忙,没时间管,也管不过来。许多孩子的父母双方都是文盲或半文盲,也没有能力去怎么教育培养孩子。所以那时,不管男孩女孩基本都是采取放养的方式。孩子们能吃饱饭,穿暖衣,父母们就觉得很欣慰了。
    村子里许多孩子们年龄相差不多,所以在一起玩耍的小伙伴总是很多。
    孩子们的世界总是充满欢乐与纯真的。在田野里、在树梢上、在池塘边……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尽情的挥洒着我们的童年。
    春天总是生机勃勃的,特别是这儿的乡村,满山遍野的都是绿色的海洋,姹紫嫣红的都是花儿的世界。
    家门口河边上的柳树发出了新芽,田地里各种蔬菜绿油油的一片,果园里树木吐出了新的叶子,池塘里清澈的湖水映出了蔚蓝的天空……
     田地里姹紫嫣红的开满了花朵,在绿色的海洋里点缀出了一抹绚丽的风采,一片一片连成了欢快的世界。
    果园里雪白的梨花开满了枝头,整个大地成了圣洁的国度。
    池塘里荷叶刚刚展露头角,有的蜷缩着伸出水面,有的张开着浮于水面。
    蔚蓝的天空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清澈的湖水映出蔚蓝的天空。
    春天来了,脱掉了厚厚的棉衣,孩子们终于可以尽情的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玩耍了。那时,最让孩子们兴奋的事情,就数编柳帽、吹柳哨、摘蘑的菇、挖野菜还有捉小蝌蚪了。
    村子里的柳树不是那种垂柳,柳树都是长的又高又壮,枝叶都是向上生长的,所以想要趁着春天编一顶柳帽或是做一只柳哨,就需要爬上柳树,一般都是男孩子负责爬树折柳枝,女孩子在下面负责挑选柳枝编柳帽、做柳哨。编柳帽很容易,但是做柳哨了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因为这不仅需要细心,还需要一些巧劲,劲使小了搓不下来,使大了就搓断了。
    孩子们总会趁着春意,爬上树,折一些柳枝,编几顶柳帽,做几只柳哨。我们头顶带着柳帽,嘴里用柳哨吹出欢快的曲调,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蹦一跳的奔跑着,嬉戏着,打闹着,在绿色的草地上翻滚着,欢歌笑语回荡在这美丽的乡村中。
     有一天的午后,几个玩的好的小伙伴结伴前往离家不远处的一处草地里去摘蘑的菇。这里摘一只,那里摘一只,不多会儿,几个孩子手里就都攥了一把蘑的菇。孩子们躺在草地上,阳光温柔地照在身上,用手轻轻剥开蘑的菇的叶子,把那白绒绒软绵绵的蘑的菇塞到嘴里,美美的嚼了起来。孩子们,尽情的在草地上嘻嘻打闹着,忘了时间,忘了烦恼,似乎那一刻就是永恒。
    不知不觉已到了傍晚时分,就在几个孩子准备启程回家时,身后突然冒出来一个陌生的叔叔。那叔叔不紧不慢的说道,小朋友们,想吃糖吗?说着就从兜里掏出了几块糖果。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只见其中一个孩子猛一转身,“跑”。其余几个孩子也跟着转身飞奔而去。
   孩子们使劲的向家中跑去,直到跑入屋中,才透过门缝向外张望,确定没有人跟来后,才从屋中出来。几个孩子手拉着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露出欢快的笑声。
    春天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香荠菜、曲麻菜、苦麻菜、灰菜、刺儿菜、马齿苋……父母们每次总是挎着个竹篮出去,回来时就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回来。这么多野菜中最好吃的要数香荠菜了。孩子们负责把香荠菜分拣出来,洗净,揪根。父母就把香荠菜剁碎和面粉混在一块搅拌均匀,放到锅里蒸,不多一会香喷喷的蒸香荠菜就出锅了。那时孩子们总是抢着吃,吃的很香很香。
    那时,小伙伴们也经常结伴去挖野菜,有时还会比赛看谁先挖满一篮子,谁先挖满谁就有支配其他小伙伴的权利。即便是去挖野菜,孩子们也总能想出许多有意思的游戏。
    春天的河水里、池塘里总会有好多好多的小蝌蚪游来游去。孩子们会准备一个玻璃瓶,三五成群的到河边、池塘边,去寻找小蝌蚪的下落。孩子们把捉到的小蝌蚪放到玻璃瓶里,带回家养了起来,直到有一天小蝌蚪慢慢变成了小青蛙。
    春天总是短暂的,又是美好的,每年的春天的农历三月十八是相城一年一度的庙会。这一天,市里的整条马路上从西头到东头,马路两边、马路中间都摆满了各种摊点,卖什么的都有,宛若一个大型的集市。那天,这条马路会提前封闭,各个摊主们也会从各地提早赶来做准备。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是一场盛会。因为这一天不仅能翻越铁路看看村子以外的世界,父母还会给买新衣服新鞋子,还可以吃上一些好吃的零食,看到各种各样新奇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孩子们可以在这天和父母在一起一整天的逛街,还可以去山上的公园。有时父母还会带孩子们逛逛公园里的动物园或是儿童乐园,这是孩子们一年当中最为期盼的事情了,因为不是每年都有这么好运气。
    这一天孩子们会早早的起床,等待着前往期盼已久的庙会。跟着父母一起步行前去赶会,大人们走在前面拉着家常,孩子们则跟在后面蹦蹦跳跳的,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虽然只是一座小城,但这天却人山人海,周边各地的商贩都聚集于此,周边各地的人们也会来此逛庙会。公园里,马路上,始终被人流包裹着,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堆一堆的人。孩子们都很兴奋,这儿挤进去看会,那儿挤进去看会。有时,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会缠着父母,可是父母总会以各种理由说服孩子不去买那些在他们看来没用的东西。好在,不管怎样,新衣服,新鞋子总是要买的。赶上家里收入好的时候,父母也会带着孩子们去公园里的动物园看看动物或是去儿童乐园玩上一圈。
春天走了,迎来了夏的火热。夏天孩子们最为期待的莫过于那白天的池塘,夜晚的果园,还有那满天的繁星了。
    经过春的升华,孩子们已经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了,终于可以下水嬉戏打闹了,池塘里开始热闹了起来。男孩子会光着膀子下水游泳,而女孩子多数会在岸边静静的观看。
    待莲花盛开的日子里,孩子们会去折几朵莲花,用玻璃瓶装上水,把莲花插进里面,放在桌子上或窗台上,为家里增添一抹鲜艳的色彩。
    到了莲子成熟的季节,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们,都会下水去摘一些莲子吃。去摘莲子那天,孩子们都会提前约好,到了池塘边,由个高的先下水在前面带路,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池塘里慢慢挪动着,不多一会儿就摘到了好些莲子。
    当然,摘莲子也是有危险的,一般父母都不让孩子们去,孩子们都是背着父母偷偷去的,为的就是能美美的吃上那香甜的莲子。一般年纪小的或个头矮的孩子是不能下水的,因为池塘里的淤泥特别深,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陷进去了。他们就负责在池塘边指挥,告诉那些下水的孩子哪边的莲子多。待孩子们上了岸,在岸边把身上的淤泥洗净,然后拿着那些亲手采摘的莲子,高高兴兴的分享了起来。
    柳树上知了不停的鸣唱着,这个时候一些年小的孩子总会缠着父母或是哥哥姐姐让他们给捉知了玩。那时,孩子们总会想出很多点子来,一根竹竿,一个袋子,用铁条把袋子绑在竹竿上,做成一个网子,听到有叫声的地方,就把网子伸过去,不一会儿就逮着了好些知了,高兴的喜悦笑在了孩子们的脸上。
    到了晚上,人们拿着手电筒、竹篮进入了果园,一个个从地里爬出的蝶拉猴不分大小,就这样被人们捉了回去,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不光是大人们会去,孩子们也不能闲着,三五成群的孩子在满天繁星的夜里在果园里来回的穿梭着。有时,走的太远,感觉身边没有什么人了,也会很害怕,几个孩子慌忙从果园的深处跑了出来,看到穿梭的人群后,又会欢快的笑出声来。也有时,孩子们会爬上枝头或是找一片草地,抬头仰望着满天的繁星,静静的,静静的看着,一句话也不说。
    要数炎热的夏天最让孩子们惬意的事,那莫过于晌午后,在树荫下铺一张芦席,孩子们和父母围坐在一起,把那圆滚滚,红通通的西瓜吃个够。那时西瓜真的很便宜,几分钱就能买一斤。就是这样,也不能经常有西瓜吃。所以,有瓜的日子,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的抢着吃,直到吃到肚子里在再也盛不下了,嗝、嗝、嗝直打嗝为止。那小肚皮吃的圆滚滚硬梆梆的,就像那西瓜一样,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卖冰糕喽,卖冰糕喽”,只见有位大叔骑着带杠的自行车后面座位上放着个木箱子,这木箱子里面包裹着厚厚的棉被,掀开棉被,就是最美味的麻油冰糕和绿豆冰糕了。麻油冰糕两毛钱一根,绿豆冰糕一毛钱一根。每次这位卖冰糕的大叔的“卖冰糕喽、卖冰糕喽”的声音在村子里响起时,都会围上去一堆孩子,你一根,我一根的,很快就把一箱冰糕给买完了。来晚的孩子,就只好沮丧着脸,悻悻而归,等待卖冰糕的大叔下次再来。
    那时的麻油冰糕是孩子们的最爱,虽说两毛钱一根,可是能吃上一根麻油冰糕,那简直是这世界最幸福的事了。麻油冰糕用纸包裹着,撕开包装纸,那麻油冰糕就呈现在眼前了,那个香甜之味扑鼻而来,直让人流口水。那时家里都不是很富裕,有时为了吃上一根麻油冰糕可能需要缠着父母好多天。为了解馋,孩子们就买一根麻油冰糕,几个孩子,你舔一口,我舔一口,轮流着吃。有时也会买绿豆冰糕,那时的绿豆冰糕不是整个冰糕里都有绿豆,只在冰糕的头头有点绿豆,孩子们吃绿豆冰糕时总是先把头下那点绿豆一口咬掉,含在嘴里,慢慢的咀嚼着,然后再慢慢漱剩下的部分。
      
                                                                               — —亱落  2017年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